top of page

🌅20240803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


2024/08/03(六) ●一日一箴言

《格言聯璧》:25

有作用者,器宇定是不凡;

有智慧者,才情決然不露。

【註釋】

⑴器宇:胸襟、氣度、儀表、氣概。

⑵才情:天資、才華。

⑶決然:一定,必然。

【譯文】有作為的人胸襟坦蕩,肯定與眾不同;有智慧的人,其才情決然不會公開顯露。

●【賞析】

指一個人的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是相輔相成,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、累積和磨練,才能達到卓越的境界。

器宇不凡者,心胸必然豁達大度,有容人之雅量。《道德經》有言:「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;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;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」世間萬事萬物,要產生「作用」,須先有「空間」,否則這作用要發生在什麼地方呢?

【論語故事】

《論語·公冶長》子貢問曰:「賜也何如?」子曰:「女器也。」曰:「何器也?」曰:「瑚璉也。」

《論語·為政》子曰:「君子不器」。

〔解釋1〕:女,同汝。

〔解釋2〕:有一天子貢請問老師,您對我的評價是如何呢?孔子說:你啊!是器皿。子貢又問:是什麽器皿呢?孔子回答:是璉瑚,一件貴重的器皿。子貢非常感動,幾乎要掉下眼淚,因為老師認為他是廟堂中一種盛放黍稷的貴重祭器,比喻子貢有治國的才能。

〔解釋3〕:又有一天,孔子對弟子們說作為一個君子,切勿「一器限於一用」。不應只是專才,而是要通才;不應只懂一門專業,要懂多門知識與技能。勸勉弟子在從事專業時,除了關注所屬的專業範疇外,也要關注其他範疇,多學幾項專業,仍不脫離器的本質,仍是器而已!惟有改變心態,多關注別人的多方面需要,而施予適時幫助,方能脫離器的本質,發揮仁德的功能成為君子。

有智慧者,才情必然不露,《史記》記載了老子的一句話:「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」弘一大師也曾說:「必有容,德乃大;必有忍,事乃濟」。可見古今聖賢大德者,都具有謙虛內斂、深藏不露、寬容大度、樸實無華、謹言慎行等之行事風格。

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師,著有一首《醒世歌》,語多警策,當中有兩句話:「從來硬弩弦先斷,每見鋼刀口易傷。」非常發人深省!弓弩異常堅硬,鋼刀特別鋒利,本是好事,但世事往往如老子所說:「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。」俗語也說:「槍打出頭鳥。」古人教人韜光養晦,鋒芒內斂,當中實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。

《厚德慈語》第30句:有頭銜難做事,無頭銜好溝通,故勿戀大位,要做大事。

《厚德慈語》第43句:師尊曰:「藏頭莫露頭(若愚),真機就在這裡頭(不逞強、不鋒芒四射)」

厚德大帝這兩句話都是鼓勵我們默默地做自己的本分事,不強求名位,更不能強求別人要聽我們的。時時回歸本真,好好修辦,光明自己的心性,同時也能光明別人的心性。

Comments


© 2024 安東道場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