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[經典釋義]看懂心經(三十三)


看懂心經(三十三)


◎呂冬倪

(承2023年12月6日萍江竹刊電子報)

(十三)無苦、集、滅、道。

白話:沒有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這個四聖諦。

解說:

「無」是「沒有」,指不受世俗牽絆之心,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合稱為「四聖諦」或「四諦」。「聖」是神聖,「諦」是真理,即四條神聖的真理,這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。詳述如下:

1.「苦諦」:人生總共有八種苦痛:

釋迦牟尼佛說有「八苦」,即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怨憎會、愛別離、五蘊盛」,詳述如下:

(1)生苦(分娩):

其實在媽媽懷胎十月的期間,胎兒就像是被關在監獄裡一樣,苦不堪言。到了出生脫離母體之後,嬰兒再次受到外界灼熱或寒冷空氣的刺激,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,這種痛苦就好像被萬針穿刺一樣。所以,嬰兒一出生才會嚎啕大哭。

(2)老苦(體弱、器官衰敗):

隨著歲月的逝去,我們辛勞了數十年之後,生理機能逐漸退化,我們都會歷經皮膚變皺、眼睛老花、白髮蒼蒼、牙齒動搖、聽力變差、記憶力衰退等過程。面對老態龍鍾的生理變化,我們卻是束手無策,無可奈何,令人傷心慨嘆。

(3)病苦(患病):

我們自從出生後,就隨時遭受疾病的困擾。雖然醫學不斷進步,仍然無法治療如癌症、腎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疾病。

(4)死苦(臨死):

我們都會有死亡的一天,不管你是皇帝、平民或是乞丐,都不能逃過死亡這件事。宇宙萬物,成住壞空,周而復始,無不如此。一般人都會害怕死亡,因為不曉得死亡之後,到底會面對甚麼狀況。將死之人,不但要遭受肉體的極度痛苦,精神上的痛苦更是難以言喻。尤其不捨親愛的家人和朋友,和至親恩愛訣別,自己寂然孤逝,不免冥途渺渺,幽怨重重。

(5)愛別離苦(與所愛的人別離之苦):

我們或許為了追求學業、事業,要離鄉背井;或者迫於形勢,必須與相親相愛的人別離,面對生離死別的情境,也是很痛苦的。然而,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,人生聚散無常,親如父子,近如夫婦,也難終身相守。愛別離之苦,是誰也無可避免的。

(6)怨憎會苦(跟討厭的人相聚在一起的痛苦):

這是一種抱怨、嗔恨、憤怒之苦,是指寃家路窄,卻又常要碰面,是一件痛苦的事情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在家庭、學校和工作場所,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人,彼此不喜歡,甚至有利害衝突、兩不相容的人,卻又偏偏迫於形勢,必須要常常相聚在一起。這世上很奇怪,越是互相怨憎的人,越會被安排在一起,如影隨形,真是令人苦惱不已。

(7)求不得苦(追求之物無法得到之苦):

我們想獲得某一件東西,經濟能力卻達不到;想謀求某一個位置,僧多粥少卻謀不到;愛上一個人得不到……這些都是求不得的痛苦。我們會有欲望,有所求,但是求而不得,就會痛苦。

(8)五蘊盛苦(由五蘊產生身體的痛苦):

「五蘊(又稱為五陰)」就是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。簡單來說,「五蘊盛」是指對於自己身心的愛戀和執著,人的欲望如同烈火一般的燃燒,煎熬著我們的身心,讓我們苦不堪言。

2.「集諦」:苦是出自於人有貪婪、嗔恚、愚痴這三毒的心態,產生種種妄執、煩惱積集而成。

3.「滅諦」:要去除痛苦,就要消滅「貪、嗔、痴」三毒,如果這些痛苦都止息了,那就是得到解脫,斷盡煩惱業,達到涅槃的境地(入滅)。

4.「道諦」:要消滅「貪、嗔、痴」三毒,就要學習「佛法」,簡單的方法就是實踐「八正道」。所謂「八正道」就是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,即「正見」、「正思」、「正語」、「正業」、「正命」、「正精進」、「正念」、「正定」。詳述如下:

(1)「正見」:正確的看法、思想觀念。看透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,萬法都是因緣合和而成,有善惡業果報,有累世的輪迴。

(2)「正思」:指正確的思維,包括出離思惟、無恚思惟和無害思惟。

.出離思惟:是指遠離貪業。

.無恚思惟:指滅除嗔怒,生起慈心。

.無害思惟:是指滅除殘忍,生起悲心。

(3)「正語」:指純正淨善的語言。也就是不妄語(說謊)、不慢語(傲慢)、不惡語(惡言、髒話)、不謗語(毀謗)、不綺語(諂媚)、不暴語(威嚇、發怒之言),遠離一切戲論(玩笑戲鬧、不合實際之言論)、諍論(耍嘴皮強詞奪理)。

(4)「正業」:指正當的合乎佛法的活動、行為,也就是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不作一切惡行。

(5)「正命」:指正當的職業,謀生手段,不違反法律、不違背因果,符合正當與清淨的原則,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(例如專做栽贓抹黑和挑撥離間的網軍及名嘴),來謀求衣食住行,生活上的必需品。

(6)「正精進」:正確的努力,止惡修善、去惡從善,自覺而行動。發願已生之惡心令斷,未生之惡心令不起,未生之善心令生,已生之善心令增。不但要精進,還要知見正確,假使精進而知見卻不正,就會落入無益的苦行、偏執於世俗迷信。

和「精進」相反的心所是「昏沉」和「睡眠」,「昏沉」是心的軟弱或沉重,「睡眠」是心所沉滯的狀態。

「心所」是指心的所緣、所有,與心相應俱起的法。當心識在運作時,會與心識同時發生的各種名法皆可稱為「心所」。它的功用是作為心的助伴,支持心的運作。

(7)「正念」:指學習佛法正見,離開妄想邪見,進而思惟修行正法,除去不實的妄想分別,精進正行,努力不懈,憶持正法,明記佛法,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。

(8)「正定」:正確的佛法禪定,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。心達到寂滅境界,即是「正定」,「寂」就是不動、不受俗世干擾,「滅」就是漏盡煩惱。不僅心寂靜不動,還要了了分明、清清楚楚,就是「正定」。

「禪定」是「禪那」(梵文Dhyāna)與「三昧」(梵文samādhi)的漢譯「定」組合而成,「禪那」與「三昧」是極為相近的,幾乎可視為同義詞。但是「三昧」的範圍較大,一切心不散亂的狀態都可以統稱為「三昧」。

(十四)無智,亦無得。

白話:沒有對一切事物能夠判斷是非、正邪的「般若智慧」,也沒有什麼「功德、果位」可以得到。

解說:

「無」是「沒有」,指不受世俗牽絆之心;「智」是指覺悟真理的「般若智慧」;「得」是得到覺悟。

「無智,亦無得」意思是:當你覺悟到「般若智慧」時,你就有一顆不受世俗牽絆之心,此時便無所謂般若「智」慧,也無所謂「得」到覺悟。

釋迦牟尼佛說「諸法是空」,既然是空,那麼能觀照的般若「智」慧,和所證得的「理」,當然也是空,也就是「無可執著」。因此,「無智」才是「般若智慧」,才是真智慧,才是究竟的智慧。

「無得」是說沒有什麼可以得到,一般人說修行可以得到功德、得到「般若智慧」,證得道果。但是對開悟的人來說,如果心中有一個想法,認為功德可得、「般若智慧」可得、果位可證,那也是一種妄想執著。

中國的老子也有類似的看法,在《道德經》第三十八章說:「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
意思是說:真正品德高尚的人(上德),心中沒有「德」的概念,而是順乎本性,絲毫不造作,自然形成的,他從來沒有離開過「德」。一般人所謂的「德」(下德),只是一種暫時的制約,以達到不失「德」的狀態,並非是自然流露,所以無法持久,所以稱不上是真正的「德」。

(續下期)



Comments


© 2024 安東道場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