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[經典釋義]看懂心經(二十八)


看懂心經(二十八)

呂冬倪

(承萍江竹刊203期)

第十五單元 《心經》的翻譯解說

一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全文

觀自在菩薩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照見五蘊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。

舍利子。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

舍利子。是諸法空相。不生不滅。不垢不淨。不增不減。是故空中無色。無受想行識。無眼耳鼻舌身意。無色身香味觸法。無眼界。乃至無意識界。無無明。亦無無明盡。乃至無老死。亦無老死盡。無苦集滅道。無智。亦無得。

以無所得得故。菩提薩埵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。無有恐怖。遠離顛倒夢想。究竟涅槃。三世諸佛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故知般若波羅蜜多。是大神咒。是大明咒。是無上咒。是無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。真實不虛。

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。即說咒曰。揭諦揭諦。波羅揭諦。波羅僧揭諦。菩提薩婆訶。

二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的經文大意

在逐句翻譯解說經文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的經文大意:

觀世音菩薩修行般若智慧到極深的境界時,觀察洞見到人的身體,是肉體(色蘊)、感受(受蘊)、思想(想蘊)、意志(行蘊)、意識(識蘊)等五種要素(五蘊)所組合而成。是因緣和合的生滅關係,本質是空的,而不是實體的存在,所以觀世音菩薩能夠拯救人世間一切的苦難和災厄。

舍利弗啊!身體和一切的物質,都不是真實的存在,都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。因此物質和空並無差別,就好像水(物質)和水波(空)的關係,二者既是各別的,也是一體的。所以說物質(色蘊)不能離開(異)空,空不能離開(異)物質(色蘊),物質(色蘊)就是(即)這個(是)空,空就是(即)這個(是)物質(色蘊),感受(受蘊)、思想(想蘊)、意志(行蘊)、意識(識蘊),這四個蘊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
舍利弗啊!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等,這個(是)五蘊法(諸法)集聚的要素,都是無常不實在,其實自性都是空(空相)。因為五蘊法都是「因緣而生、緣盡而滅」的現象,所以實際上是沒有生起或滅失(不生不滅)、沒有污垢或清淨(不垢不淨)、也沒有增多或減少(不增不減),都只是一種幻境。

(是故)所以這些五蘊法,在「照見五蘊皆空」的「空性」之中(空中)來看,根本沒有色蘊的肉體(無色),也沒有受蘊的感受、思想的想蘊、意志的行蘊和意識的識蘊(無受想行識)。

沒有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、意識等(稱為「六根」)的認識器官(無眼耳鼻舌身意)。

沒有視覺的顏色形體,沒有聽覺的聲音,沒有嗅覺的香臭,沒有味覺的各種味道,沒有觸覺的身體神經,也沒有因為心的作用所生出意念的想法等,沒有這些感受到的認識對象(稱為「六塵」)(無色身香味觸法)。

沒有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等(稱為「六識」),這六種精神層面的認識作用。這「六識」只是身體接觸外界環境之後,由心中湧現的思慮意念,是一種心中的深層作用。(無眼界。乃至無意識界。)

這「六根」加上「六塵」,稱之為「十二處」或「十二入」,意思是感覺的器官和對象。當這「六根」的認識器官,遇上「六塵」的認識對象,就會產生「六識」,也就是六種心理活動的認識作用。我們的身體與外在的環境事物相遇,經過認識的作用,也就是「六根」、「六塵」和「六識」的相互作用,這三類合起來,就稱為「十八界」,「界」是界限、範圍、種類的意思。

沒有「十二因緣」(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),也沒有滅盡「十二因緣」的方法。

沒有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這個「四聖諦」。

沒有對一切事物能夠判斷是非、正邪的「智慧」,也沒有什麼功德、果位可以得到。

因為無所得的緣故,所有的菩薩只要依照「般若波羅蜜多」的甚深智慧,就能夠超越諸苦,心中了無罣礙。因為心中無罣礙的緣故,就能夠沒有恐怖,進而遠離顛倒夢想,達到涅槃成佛的最高境界。

過去世、現在世和未來世的諸佛,也是依照「般若波羅蜜多」,才能證得「無上正等正覺」而成佛。

所以由以上的說明可以得知,「般若波羅蜜多」是偉大神力的咒語,是偉大滅除無明的咒語,是至高無上的咒語,是至高無以倫比的咒語。能夠滅除一切苦,這是真實不虛假的事情。

所以我(觀世音菩薩)要宣說「般若波羅蜜多」咒語,立即說這個咒語:

揭諦揭諦。波羅揭諦。波羅僧揭諦。菩提薩婆訶。

(咒語有不可思議的力量,不適合翻譯它的意義,只要誠心持誦,就能引發智慧,得到感應,消除所有的災難和苦厄。)

三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逐句翻譯解說

接下來,我就逐句翻譯解說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的經文:

(一)觀自在菩薩,

白話:「觀自在菩薩」就是「觀世音菩薩」,「觀自在菩薩」是「觀世音菩薩」的另外一個稱號。

解說:

先來談談「菩薩」的意思,「菩薩」是梵語「菩提薩埵(Bodhisattva)」的簡稱。Bodhi(菩提)意思是「覺悟(覺醒了悟佛法的道理)」,sattva意思是「有情(指諸天、阿修羅、人類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等有情識的六道眾生)」,翻譯成漢語的意思為「走向覺悟的有情眾生」。

「觀世音菩薩」漢語音譯「阿婆盧吉低舍婆羅」、「阿縛盧枳低濕伐邏」,名號的意思是「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」,又翻譯為「觀自在菩薩」、「光世音菩薩」,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「觀音佛祖」、「觀音大士」、「白衣大士」。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,與「大勢至菩薩」為「阿彌陀佛」的左、右脅侍菩薩,並稱「西方三聖」,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(觀音、文殊、普賢、地藏)之一。

「觀世音菩薩」的稱號,在早期的佛經中,大部分直接自梵語「Avalokite vara」音譯為「阿婆盧吉低舍婆羅」、「阿縛盧枳低濕伐邏」,西晉的竺法護法師翻譯為「光世音菩薩」,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為「觀世音菩薩」。

梵語「Avalokite vara」的意思,「Avalokita」為「觀」,「i vara」為「自在」,所以唐代玄奘法師翻譯為「觀自在菩薩」,這就是為什麼,今天我們在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裡的第一句經文是「觀自在菩薩」。

另外,有一個說法認為,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本名當中,有個「世」字,為了避諱,不能夠和皇帝同名,所以當時的佛經翻譯師,都將「觀世音菩薩」翻譯為「觀音菩薩」,或「觀自在菩薩」。

「觀世音菩薩」的名號,從字面上來解釋,就是「觀察世間聲音」的菩薩,這出自於《妙法蓮華經》的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:「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」

「觀世音菩薩」名號的另一個解釋,則出自於《楞嚴經》。經中提到過去曾經有佛,名「觀世音」,「觀世音菩薩」是祂的弟子,所以也稱為「觀世音」。

原文如下:「爾時觀世音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世尊。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,於時有佛出現於世,名觀世音。我於彼佛發菩提心。彼佛教我從聞思修,入三摩地。……

世尊彼佛如來,歎我善得圓通法門。於大會中,授記我為觀世音號。由我觀聽十方圓明。故觀音名遍十方界。……」

「觀世音菩薩」的名號,還有一個出處,根據《悲華經》卷二記載,觀世音本名「不眴(ㄒㄩㄢˋ)」,是無量劫前轉輪王無諍念的長子,因為祂在寶藏佛前發願:「願我行菩薩道時,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,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,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,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,沒有人可去請求保護,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。如果他能夠憶念我,稱念我的名號,那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,被我天眼所見,如是一切苦難眾生,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,則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。」

寶藏佛就為祂授記:「善男子!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,發大悲心。欲斷眾生諸煩惱故,欲令眾生住安樂故,善男子!我當字汝為觀世音。」

(二)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,

白話:修行般若智慧到極深的境界時。

解說:

「行深」的「行」是「修行」,「深」是「功力非常深厚」。

「般若波羅密多」要分成兩個部分來解釋,就是「般若」和「波羅密多」。

「般若」在前面的單元已經大篇幅的解說過,「般若智慧」就是「觀照萬法皆空」的智慧。

「波羅蜜多」,簡稱「波羅蜜」,意思是「以佛法的智慧到達免輪迴、解脫的對岸」,直接翻譯就是「到彼岸」。

「波羅」意思是「彼岸」,代表遠離迷惑、痛苦、塵慾、煩惱,到處充滿心靈平安的世界。「此岸」代表我們現在生活的現實世界,是充滿迷惑、痛苦、煩惱的世界。

「密多」意思是「到達」,「時」意思是「時候」、「過程或情況經過的時間」。

(三)照見五蘊皆空,

白話:觀察洞見到人的身體,是肉體(色蘊)、感受(受蘊)、思想(想蘊),意志(行蘊)、心識(識蘊)等五種要素(五蘊)所組合而成,是因緣合和的生滅關係,本質是空的,而不是實體的存在。

解說:

「照見」,「照」是觀察,「見」是體驗,用甚深的「般若智慧」,「觀照體驗」五蘊等一切諸法的自性皆空。以「般若智慧」的角度來看世間現象,「空」與「有」是相對的,是無常的。

什麼是「五蘊」呢?「五蘊」是由過去世所造的善業及惡業,所感應到的果報。「五蘊」中「蘊」是「積聚、物體聚集重疊」的意思,簡單的說,「五蘊」就是︰「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」,是我們人身、心的總合,是構成我們存在的必要元素。「色蘊」是指生理的、物質的現象,而「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」四蘊是指心理的、精神的活動。

「五蘊」的意思是:

①「色蘊」是「物質性的東西、身體」。

②「受蘊」是「感受、領受」。

③「想蘊」是「判斷、思想、想像、心中浮現的形象」。

④「行蘊」是「判斷後如何處理、意志、意念、欲求的衝動、心念不停」。

⑤「識蘊」是「業識」,「識」是「認識、識別、辨別」。但是「識蘊」不是單指「認識分別」的意思,而是身心配合起來,而造作的種種善、惡行為所產生的「業力」,集合成為輪迴過程中的主體,叫作「業識」。也就是說,從前世到今生再到來世,只有每一世的「業識」在生死中流轉不已。

「五蘊」詳述如下:

①「色蘊」是「身體」,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是「心的作用」,五者集合起來就是身、心,表示「物質面」與「精神面」合起來構成我們的生命存在。「皆空」是指一切都是「空」,因為我們生命的存在,都是「因緣和合」而成,不是永遠存在的。

②「受蘊」:「受蘊」就是「唯識學」講八識裡的「前五識」,詳述如下:

以「眼根」感受「色塵」而成「見識」;

以「耳根」感受「聲塵」而成「聞識」;

以「鼻根」感受「香塵」而成「嗅識」;

以「舌根」感受「味塵」而成「嚐識」;

以「身根」感受「觸塵」而成「覺識」;

以上以「五根」感受「五塵」形成「五識」,所以名為「受蘊」,這五種是「感覺的心識」,具有認識具體對象的功能。

③「想蘊」:「想蘊」就是「唯識學」講八識裡的第六識「意識」,以「意根」分別一切「法塵」(「法塵」是指凡意識所能思及的)而成「意識」。

④「行蘊」:「行蘊」就是「唯識學」講八識裡的第七識「末那識」,為意識的根本。亦即「想東想西、胡思亂想、遷流不住」,就是「只想到自己的心」,也就是「自我執著之心」。

修道就是要消除第七識「末那識」,使「惡種」不植入心中,不思於心中,不行於心中。由於第七識「末那識」的作用是執取「第八識」的「種子」為「我」,使第六識「意識」生起「自我意識(例如我最偉大、我是富翁、我最能幹)」,故又稱為「我識」。這基本上是一種「我執(自我執著)」的作用,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。

此種「我執」的作用是,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和現在(前世和今生)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,以「業識檔案種子」的形式,攝藏於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的超級無限容量硬碟中。

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在下意識的層面,執取這些「業識檔案種子」,以之為「我」。因為這些「業識檔案種子」是累積來自前世和今生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,無主宰作用,故本來無我。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卻於此執取為我,自然是虛妄,由此而生起「我癡」的根本煩惱。

「我癡」是對自我的迷妄,以自我為實有,不明無我之理,是「無明(迷妄、執著)」在起作用,是煩惱的根本。此「無明」起作用的結果,就產生三種煩惱:

第一「我見」:對自我起執著,而產生錯誤的見解,不知自我只是肉體與精神所組合而已。第七識「末那識」執取此具體生命的過去和現在所遭遇的東西為「我」,而起「我見」,其中並無「我」在,只是妄見。

第二「我慢」:以「自我」為無比的重要,而產生傲慢心,自以為了不起。

第三「我愛」:沉溺於所執的「我」,對自己喜愛。

⑤「識蘊」:「識蘊」就是「唯識學」講八識裡的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,又稱為「含藏識」,為最根本的意識。它是一種潛在的意識,藏匿在心的最底層,類似西方心理學所說的「潛意識」。

前七識的生起,是以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為基礎。「阿賴耶識」就像是一顆「超級無限容量大硬碟」,不管是善的行為、惡的行為,或者是不善不惡的行為(任何經驗和學習過的事物),都會一一記錄下來,儲存成一個「業識檔案種子」。

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能夠被第七識「末那識」所執持,而產生虛幻的「自我」,所以它是「自我」之本。它又執持藏於自身中的種子,引起生、死、善、惡等「業力」(由身、口、意三者而來的或善或惡的行為,可召感後來的果報。),進而形成「輪迴轉生」,也就是說它是輪迴的主體。

人死後色身毀壞,但是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所藏的種子並不會消散,卻積聚成一個「精神團」,繼續在世界中輪迴,一般人稱為「靈魂」。

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這四種心靈的作用,是由人類的執著,也就是迷惑之心所引起的。這些迷惑、執著的本質,我們稱之為「煩惱」。所謂「煩惱」就是愚笨和欲妄,又可區分為「貪(貪婪)、瞋(憤怒)、癡(愚癡)」三種。

為什麼說「五蘊皆空」呢?因為這「五蘊」都是「因緣和合」而有,都是無常、都是不實在的。

首先來看「色蘊」,我們的身體是「地(骨骼)、水(血液)、火(溫度)、風(呼吸)」(稱為「四大」)四種元素「因緣和合」組合而成,實際上並沒有人的色身實體。

再來看「受蘊」,人的感受是由「五根(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)」,接觸到「五境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)」才產生的。有「五根」為因,和「五境」為緣,才產生感受的果,所以「受蘊」也是「因緣和合」而成的產物。

「想蘊」是發生在「受蘊(感受)」之後,當「五根」接觸到「五境」,有了各種感受,我們的內心才會引發思想,所以「受蘊」也是「因緣和合」而成的產物。

「行蘊」是發生在「想蘊(思想)」之後,所引起的內心喜、怒、哀、樂等,各種情緒變化和感情的作用,所以「行蘊」也是「因緣和合」而成的產物。

「識蘊」的「了解分別」功能,則發生在於「五根」接觸「五境」之後所產生,稱為「前五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)」。再加上第六識「意識」,了別於內心的法塵,總稱「六識」。「六識」的存在,緣於「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」等前四蘊,所以「識蘊」也是「因緣和合」而成的產物。

既然「五蘊」都是「因緣和合」而成的產物,就表示「五蘊」本來是不存在的,沒有實體,沒有自己獨立的「自性」,它的存在只是表象、現象、假象。因緣分開後,「五蘊」也就跟著消失不存在了,所以說「五蘊皆空」。

要特別注意的是,這裡的「空」,是指「無常(不能恆常存在)」的意思,而不是「空無」,什麼都沒有。

我們出生之前,「五蘊」不存在,死亡之後「五蘊」也會消滅不存在。「五蘊」的存在,是沒有實體,隨時在變化,所以說「五蘊皆空」。(續下期)

Kommentare


© 2024 安東道場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