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[經典釋義]看懂心經(三十)

◎呂冬倪

(承2023年10月11日萍江竹刊電子報)


(八)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,

白話:感受(受蘊),思想(想蘊),意志(行蘊),心識(識蘊),這四個蘊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
解說:

這裡的「是」字,是「此」的意思,「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」就是「受想行識,亦復如此」。意思是「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,這四蘊也都是如此」。

在這裡再強調一個重點,要注意這裡的「空」是表示「無實體」的意思,它有一個「否定的」對象,表示「五蘊(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)」的「自性」是不存在的狀態,而不是「什麼都沒有」的意思,這個「否定的意思」是很重要的。

解釋完「色蘊」,接著講另外四種屬於心理上的精神活動,即「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」這四種蘊。這四蘊也和色蘊一樣,都是因緣而起的「生滅變化現象」,都沒有獨立存在的自性,所以都是「空的(非實在的)」。

「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」四蘊屬於心理層面,是觸境所起的幻妄之心,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「感情(受)、觀念(想)、意志(行)和認識(識)」。

「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」的詳述如下:

①受蘊:「受」是「領納」的意思,是我們身體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等五根的器官功能,與外在的環境(顏色、聲音、香味、味道、觸感)接觸所產生的種種感覺,可分為三種現象︰「苦、樂、捨」。「苦受」是不舒服的感覺;「樂受」是舒服的感覺;「捨受」則是不苦不樂,純粹是感覺而已。

②想蘊:「想」是與外境接觸後,所產生的「認識作用」。即認識外境時,攝取境相,在心中產生概念的心理活動。

③行蘊:「行」是與外境接觸之後,對於心中的概念,產生思慮決斷,然後付諸行動的行為。例如:你在路上看到一輛你很喜歡的高級車,這個視覺現象,就是「受」。然後你也想要買一輛,這是「想」。但是你現在的存款不夠,這時候,你決定要更努力工作存錢;或者,去買樂透;或者,去偷、去搶。這種決定處理事情的行動,叫作「行」。

④識蘊:「識」是「了別」的意思,是心對於外境「明了識別」的作用,指對外境(色)以及因外境而起的感覺(受)、認識(想)、行動(行)等活動,能產生「了解、辨別、認識、認知作用」的心,能綜合一切心理的活動。

所以,凡夫眾生的心理的活動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四蘊,也和「色蘊(身體)」一樣,是緣起而性空的。

下面詳述「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」的解釋如下:

①「受即是空,空即是受」:

所有的心理感受,包括苦、樂、不苦、不樂都是對外境的感覺,而且沒有一定的苦或一定的樂。例如:有一個你討厭的人罵你,你會覺得是一種「苦受」;但是如果對方是你追求的情人,你卻反而覺得是一種「樂受」,認為「打是情,罵是愛」。

所以,苦樂的感受只是一種「空無自性、虛幻不實」的感覺。能夠領悟「受即是空」的人,對所有的感受不起煩惱。但是身體受傷時,一樣會知道痛,只是不會因為痛而產生心理的煩躁和煩惱,並不是說,悟道的人就沒有痛的感覺。

②「想即是空,空即是想」:

所有的思想也都是「空無自性、虛幻不實」的現象,所以,能夠領悟「想即是空」的人,平時不會胡思亂想,為種種的「思想」而煩惱。他會修行「禪定」的功夫,讓自己在「行、住、坐、臥」的時候,都處於「心定」的狀態。

③「行即是空,空即是行」:

「行蘊」是一種心理的「意志作用」,你想要行動去做某件事情,例如:起貪念、起瞋念、起善念,或者想要行動去做什麼,這種心裡有一種力量發動,想要去做一件事情,都是屬於「行蘊」。這些心裡所產生的行動力量,也都是「空無自性、虛幻不實」的現象,毫無實體可得。

④「識即是空,空即是識」:

「識蘊」的「識」是「了別」的意思,是心對所緣之境的「了解識別」。在唯識學上,「識蘊」可分為「心、意、識」三種範圍:「集起之心」是第八識,「思量之意」是第七識,「了別之識」是前六識。

「了別」是因緣際會下的產物,若無外境,則心不會產生分別的作用。所以,前五識、第六識、第七識和第八識,都是隨時在變化,也都是「空無自性、虛幻不實」的現象,當下是空。

總結來說,經文的「色不異空……,亦復如是。」也可以合併寫成「五蘊不異空,空不異五蘊;五蘊即是空,空即是五蘊」,亦即「五蘊不離空,空不離五蘊;五蘊就是這個空,空就是這個五蘊」。

也就是說,我們的生命就是「空」,「空」就是我們的生命。「五蘊皆空」是因為沒有我,我不在裡面,可是並非「無我」就什麼都沒有了,而是指心裡沒有執著心的「我執」。(續下期)

Comments


© 2024 安東道場

bottom of page